由百仁基金主辦,並獲得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和青年發展委員會的資助,以及三亞市海外聯誼會協辦的「糧遊瓊海」 農作物科研之旅交流團已於4月21日至25日舉行。本次交流團共有38位團員參與,他們先後赴三亞、文昌、海口等地開展學術參訪活動。
第一天,來自德蘭中學的學生、共創明Teen計劃的學員及校友會成員,以及百仁之友的同學及老師首先拜訪水稻國家公園,透過當地講解專員的介紹,大家不僅瞭解了“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選定景區現址上建設杂交水稻南繁核心研發基地的原由,而且得知了南繁等知識。
第二天,一眾團員參加了“民族團結手拉手 同心共築中國夢”——三亞市各族青少年交流活動,大家參加了迎接活動後一起乘坐觀光車參觀鹿回頭公園及俯瞰三亞地理風貌。隨後大家到了黎族故事文化產業園,一起歡快地跳起了竹杠舞,最後共同品賞具有黎族特色的長桌宴。
午飯過後,團員一起參觀了載人深潛科普體驗館,一路探索海洋垂向分層、人類深海探索歷程和世界載人潛器介紹等,更作為深海玩家‘潛入’奮斗者號球艙造訪深海,戴上VR 360°體驗神秘奇特的深海以及走進深海的生命綠洲,近距離觀察神奇的深海生物,團員在深海留下了深刻記憶。

來到三亞華僑中學,團員不僅參觀了美麗的校園,還和該校學生進行了文化交流、擲飛盤和作畫,透過兩地青少年之間的分享和互動,彼此交流甚歡,大家不僅瞭解了兩地文化和教育制度差異,而且建立了珍貴的友誼。
文昌市是另一主要參訪之地,團員有幸參觀了航天超算中心和中國首座海南商業航天發射場,大家無不對航天科技的發展感到驚訝及抱有濃厚興趣, 並親身參與了中心設計的模擬體驗項目。除此之外,團員還參觀了宋氏祖居,認真聆聽宋慶齡女士和宋氏家族的歷史,感受到宋慶齡女士在革命上的付出和艱辛。
最後一站去到海口,在海南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梁院長對該校海南省生物多樣性科技館的生物標本講解下,團員認真聆聽,增加了對海南生物多樣性生態價值的認識。下午來到海口菜籃子信義農光互補蔬菜種植基地,在專員的講解下,團員對基地運作模式的認識和親自體驗了摘菜,大家都展現了積極參與的熱情。
通過此次交流,團員們對中國的農作物科研及航天科技有了更深入的體驗與接觸,同時為未來發展的方向播下了種子。